视觉感知:并非眼见为实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我看到”或者说“我感知到”这一行为,本质上是“我进行了一次猜测”。从外界信号抵达我们的眼睛等感受器器官,再到大脑中最终形成图像或想法,这一过程充斥着大量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而且我们处理的速度极快,往往都没意识到自己在做这样的加工。

正因如此,每次感知时我们都忽略了这种猜测行为。所以当碰到别人“看不到”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时,我们会感到惊讶,甚至恼怒。但实际上,我们并非单纯用眼睛看世界,而是依靠眼脑协同工作的系统来完成感知。

如果能不断提醒自己这一点,我们就会愈发频繁且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先入之见影响的。我们以为看到的客观世界,其实掺杂了许多主观的预设和解读。这也警示我们,在看待事物、与人交流时,要充分意识到感知的主观性,避免因主观臆断而产生误解或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