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平均还是卓越?

在商业领域,
大公司往往致力于减少可变性。
以星巴克为例,
它期望顾客买到的最佳拿铁与
最差咖啡的品质毫无二致。
只要明确规范并严格达标,
就能确保大多数产品处于合理范围,
达到平均水平。当整个行业
都在追求这个平均值时,
这就成了中等水平的行业标准。

这种情况虽不可怕,
却也难以脱颖而出,
毕竟“例外”的卓越不言而喻。
当我们购买地板砖、文案或
咨询服务时,有两种选择。
一是要求产品符合行业规范,
以合理价格获得相应产品;
二是寻觅超越平均水平、
值得额外付费的优质产品。
实际上,大多数电视广告、
汽车服务和飞机航班都很平庸,
这只是众多选择之一。

若你想购买非凡的创意作品,
就得付出更高成本,
同时承担一定风险,
因为这样的作品可能无法完全
按计划呈现。在商业决策中,
是满足于平均水平的稳妥,
还是冒险追求卓越,
这是每个消费者和企业都
需慎重权衡的问题。

情绪性反应的来处

情绪性反应源于特定脑系统,
这个系统如同精密的指挥官,
统筹着各类反应要素,
像化学分子的分泌、脏器的
微妙变化,
以及脸部、四肢乃至全身
作为特定情绪一部分的动作。
我们不妨把这一脑区看作
“情感控制面板”,
其神经核团通过提升特定行为
发生的概率来发挥作用,
这些行为常常相互关联、
成簇出现。

情绪性反应的触发是自动且
无意识的,无需你动用意志力。
情绪的产生并非单纯因为情境
的展开,
而是对情境的加工引发了感受,
进而带来对情绪事件有意识的
心智体验。 心智中的内容,
无论是一个念头、一段回忆,
都会唤起或强或弱的情绪性反应,
带来相应感受。

情绪性反应的“激发”,
可能源自无数表象元素,
甚至是一整个故事。
这是我们心智生活的核心,
且始终伴随左右。
哪怕情绪性刺激并非来自当下知觉,
而是源于记忆回想,
它依然能催生丰富的情绪,
让过往的经历在心中泛起波澜,
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内心世界。

比需要的更好

公司的每个要素都有一个规范
就是达到所需性能的最低要求
会计,律师和教师等也有标准
测量空气质量的部门也有标准
超出规格的一切都是营销
公司投入的金钱,精力和时间
去做比需要的做的更好
这往往是我们的营销开始。

因为这里有额外的东西
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主意
传播信息,赢得信任和忠诚
营销负责人是负责一切的人
因为如果你的公司想要成长
实际上没有什么是额外的
这只是一项长期的投资。

最好目标是为你关心服务的人
做件对你很重要的工作而不是
花时间回顾别人的成功之路
因此带上你的眼罩并反思,
你可改变你的方式
你的时间和礼物太宝贵。
不要浪费成为盗版者
如你想成长就需要
让某人不仅决定值得
他们花费时间和金钱还需
要激励他们立即采取行动
而不是日后采取行动

下坡路和上坡路

试图说服你在想出下个点子
之前给自己搭建起一个平台
且把此工作当成是独立于艺术
创作外的项目。你每天都要借
助此平台工作无需面对抵抗力
的困扰。当这平台变得越来越
广阔、越来越强大时
在上山的路上你就可以让每个
好点子离实现目标更近一点了。

当你面对如此海量的选择时
自然觉得两眼抹黑,无所适从
想得到他人指点、寻求指示
要不干脆放弃,按照老方法做
即使老方法没有效果,关键
人物可接受公司的欠缺之处
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想把此问题解释清楚有点困难
合适的平台是一笔宝贵的资源
别指望有人能够主动提供给你
这需要你付出足够的努力,
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
才能够为更好地输出观点
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
而这种努力是抵抗力不那么
急切地想去破坏的。只要你能
把作准备时的努力工作从让人
胆战心惊的洞察力中抽离出来
就能搭建出更适合输出的环境。

信心与求证

在数字世界中客户拥有无限
选择,而忠诚度摇摇欲坠的
我们很容易相信我们提供
给人们的信息越多越好
事实恰恰相反
通过我们推荐的简化决策流程
我们更有可能留住客户
获得可重复的销售

市场,生意场上好多人说自己
有20年的经验,其实他们只有
一年的经验,仅重复了20次罢了
人们真正想要的是——识别
他们是否可以信任我们和其
产品的最快方法,我们的客户
并不是想要更多求证,通常
客户需要的是更多的信心
不仅是对我们自己
而是对他们自己。

在完全不受限制的环境中
市场无法发展,投资无法进行
没有进展。你需要清洁的
空气和水,公民社会
受过良好教育的员工队伍
充满信心和信任的市场等等
有些抱怨的是使系统运行的
重力,没有自由主义者的
乌托邦是有原因,剩下的
自己的设备,市场将崩溃
因为一些竞争达到了最低点
而不文明的痛苦接踪而至。

心智世界与情感世界

在我们的心智中,有一部分关注着周围世界,这个世界既包含现实场景,也有从记忆中唤起的画面。其中的物体和事件,无论是人间的还是超脱人世的,都通过各种感觉类型,以纷繁复杂的表象呈现出来。这些表征世界的表象,还会被转译成文字,组织成有结构的叙事。

值得留意的是,在表象之外,还存在一个平行的心智世界,即情感的世界。它极为精细微妙,多数时候无需我们特意关注,却又会在某些时刻惊人醒目,甚至改变心智中优势部分的进程。

在情感世界里,感受常与心智中较为显著的表象相伴。人们习惯用情绪的名字称呼自身的情绪体验,这就导致了一种错误观念,即将情绪和感受视为同种现象。但实际上,它们截然不同。情绪更像是一种外在的反应模式,而感受则是内心深处更为细腻的体验,深入理解这两者的差异,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展示和讲述

每天我们用形容词标榜自己
这些形容词卖空了我们
领导者,专家,沟通者
高效,经验丰富,奇才
更好,更快,更便宜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放弃了有个
更好的方法——展示的努力
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选择开放
我认为个人崇拜也是对选择性
的崇拜,当你致力于某件事
特别是比自己更大的事情时
它将使你自由。突然间
你会发现自己从未真正了解
过的自由和生活的层次感

除了告诉我们产品的功能和
优势向我们展示该产品如何
改变使用它的人们的生活
不要只告诉我们你提供的服务
向我们展示你如何帮助客户
实现他们梦昧以求的结果

不只告诉我们你的技能和专长
向我们展示这些技能
对某人或某物的影响
你的工作很重要
告诉我们为什么
你的工作可改变人们的感受
向他们展示如何将其带到
其想去之处找到合适的词
让自己与众不同

精细和分化

进化在经历了漫长的单细胞
随着多细胞生物出现,生命体
的运动更精细,内部各种组织
器官开始出现并变得更加分化
多细胞生物特别新颖的地方在
于全身系统的精细化和新组织

海绵已经有了原始的神经结构
它具有两种类型的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间没有突出的联系
也无接受感觉和支配运动机能

两胚层的腔肠动物体水母中
观察到集结性的神经元
可认为在腔肠动物的网状神经
系统中开始出现神经成分趋向
集中的某些特征。如水螅
它的神经细胞连接成弥散型的
最原始的神经网,机体的反应
往往是没方向性的“全反应”型

软体动物头足类,脑由脑神经
节侧脏神经节和足神经节组成
外面围有软骨加以保护
各神经节发出到身体各处的
神经形成了外周系统。这就加
快了运动过程中的反应之速度

积极的主动权

获得主动权的唯一方法
就是去采取主动
它从来不是送上门的
有些人犹豫不决
也许是因为他们担心积极
主动可能会以某种方式耗尽
其实我们不会用完积极态度
这是一种不断自我更新的资源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
我们在家里学校就被
教导要避免这种情况
完成你的家庭作业
把房间的垃圾带出去
等待被挑选,被通知
服从指挥,热衷于消费
变得流行,适应,迎合
也许脱颖而出,还是不要
但只要比他人强一点点就够
失败比没有尝试要糟糕得多

另一种选择是采取主动行动
代表你要服务的人,行动吧
当今的经济要求我们主动选择
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千万不能让工业模式将你同化
你不是可替换的小零件之一
但是作为独一无二存在的个体
如果你有话要讲,只管讲出来
当你学习如何能够更好地表达
出来的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

从信号到心智的进化

生物体发出生命在场的信号,同类生物会予以回应,这种信号如同刺激物,能引发相应的刺激感受性,嗅觉和味觉的感知与之类似。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心智”成分,细胞内不存在对外部或内部世界的表征,也没有所谓的表象,更别提存在、心智或意识。

最初只有感知过程的萌芽,随着神经系统的出现,感知过程开始形成对周围世界的模拟表征,这成为了心智乃至主观性的基础。

通往心智的征途始于最基础的感觉和反应,这些感觉和反应如今仍在细菌世界中发挥作用。细菌通过信号示意其他细菌的存在,甚至能借此估计周围同类的数量。不过,简单的感觉和反应并不需要心智,也不需要由心智衍生出的属性。从最初简单的信号交流,到逐渐发展出复杂的心智,生命的进化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清晰展现,揭示了心智从无到有的奇妙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