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冒险的登山者

你可能已经看过了这些图片
数百名登山者排队等候
人挤人,人推人
踩过前面路上的尸体
到达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然后尽情自拍。什么剧本
99%的人都不会去攀登珠峰
人对极高山有一种天生的恐惧
那么如何通过大胆的冒险来
攀登世界最高的山峰

这简单朴实,发自内心的
无拘无束的欲望之舞
寻求冒险的登山者
寻求财富的尼泊尔人
每个创业促进者介于两者之间
8844米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
还有完美的比喻
只要你创造了有价值的东西
创新者和模仿者就会很快出现
四面八方涌现挤在山上

当你行动的时候
你可能需要有一些冒险精神
冒险不一定立即成功
然而经过我们不断地冒险
你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方式
此情景发生在每个行业中
从消费者产品到专业的服务
零售批发和信息技术
甚至是创造性的努力
喜欢书籍,绘画,音乐和电影
那么,然后呢?

艺术、哲学和科学

艺术、哲学探询和科学利用了
特别广泛的感受和内稳态状态
同样音乐、舞蹈、绘画、诗歌
戏剧和电影的发展也是这样的
其艺术形式与强烈社会性有关
因为激励性的感受来自群体
而艺术的影响也超越了个人

除了满足最初参与者个人情感
的需求外艺术很多时候对社会
的结构和凝聚力也有重大影响
音乐是感受的有力诱发者
人类会被一些能产生有益情感
状态的特定乐器的声音、模式
音调和乐章所吸引。
音乐能为多种场合和目的提供感受
而这些感受能有效地消除我们
自己或他人的痛苦并提供慰藉

大部分的文化成就归于人类应对
不同困境所发明的智力解决方案
通过打破孤立将个体聚在一起
简单的社交驱力能改善和稳定
个人的内稳态
哺乳动物间本能的前文化的相互
梳毛行为就具有重大内稳态效果

与客户的关系

如你在网上买过床垫,或从
亚马逊店购买过私人标签产品
那你已体验到了最后一步创造
价值。那床垫公司没制作床垫
亚马逊也不生产灯泡

无数的工厂争向拥有客户关系
的公司销售普通,无商标产品
也许90%利润来自销售的公司
而不是实际制造产品的公司

因为虽然他们做了生产这事
却没有做好更有意义的工作
困难的部分是赢得关注和信任
是帮助别人做出选择
困难和重要部分间存在差异
没有工厂就没什么可卖的
制造产品是很重要
但这越来越不是困难的部分

过多的策展会扼杀创造力
反对观点和有用的对话
但没策展会不可避免将平台转
向庸医、否认者,骗子和巨魔
百老汇的制片人赚钱
合唱团成员过时了。公平的薪
酬与顾客交往的稀缺工作有关
要么你正在做艰难的部分
要么你被排除在交易之外

文化的诞生

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产物
其产生既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是为了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他人及人与自身心灵间关系
易感性反应和文化反应例子
包括:渴望减轻他人的痛苦
乐于发现减轻痛苦的手段
乐于发现改善他人生活的方法
从提供物资到让人愉悦的有趣
发明,乐于思考自然奥秘
和尝试解答奥秘。

这就是众多文化观念,工具
实践和机构在小群体里诞生的
可能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
其逐渐演变为智慧书籍、典范
小说、教育机构、原则声明
甚至法律法规。

由于不断地遭受由偷窃、说谎
背叛和纪律松懈带来的痛苦
人们不得不设法规定各种行为
准则,通过践行此准则来减少
痛苦,道德体系、法律制裁
和治理的发展起源于早期人类
部落中那些旨在追求平等规制
后在青铜时代各个王朝复杂的
行政管理规则中继续发展。

突破内在局限,释放生命潜能

限制我们的,
并非技能、知识或身体能力,
而往往是内心的叙事、诠释,
是勇气、激情、善良行事的意愿,
是信念、愿景,
以及关心、超越、跳跃的决心。
这并非能力与技能的问题,
生命的本质在于内在意愿。
就像破土而出的种子,
哪怕头顶巨石,
也凭借顽强的内在意愿,
努力向着阳光生长,
展现出生命对生机的渴望;

又如同飞蛾扑火,
即便知晓前方是危险,
却依然凭借内心对光明的向往,
奋不顾身地扑向火焰,
这是生命对理想的执着。
你与世间万物持续交互,
一切名为“生命”的事物,
皆是生生不息意愿的展现。
若天才是凭借敏锐洞察力
另辟蹊径解决问题的过人才干,
那成为天才无需诺贝尔奖加持。

当他人困于难题,
天才却能洞察全局、扭转乾坤。
我们不缺人才、技术与资金,
缺的是内心笃定、
志在必得的决心,
以及持续输出的行动。
只要选择战胜阻力,
拥有足够洞察力绘制正确、
有意识的心灵地图,
就能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
突破内在局限,
我们便能释放生命无限潜能,
创造非凡可能。

仲裁者和谈判者

生命调节过程指引着生物体的
前进方向,生物体就能保持在
合乎其生存和兴旺的生理参数
范围内。此不屈不挠生命维持
需要在个体细胞及整个生物
机体中有精确艰巨的调节过程

在复杂生物体生命调节过程中
感受在两个层面发挥关键作用
当生物被迫处在安康范围外时
它们就会陷入疾病并可能死亡
此时感受就成为有力的扰动
它会促使思维过程设法谋求
理想的内稳态范围。除了产
生关切、激发思维和行动之外
感受还充当反应质量的仲裁者
最终感受会作为文化创造过程
“法官”。就好的面来说文化
发明的“优点”可以通过感受
这个界面而分为有效或无效的

当疼痛感受激发了消除疼痛的
解决方案时,疼痛的减轻是由
感受来指示的,这是决定努力
是否有效的关键信号。感受与
理性彼此相拥,它们是不可
分离的、循环的和互为借鉴的

下一步,为何而走?

刚上小学时,舅舅教我下象棋。
他不仅传授规则,
还教我每一步棋都要思考
如何走出更好的招术。
每次我拿起棋子准备移动,
他总会问:
“这是下一步最好的一招吗?”
后来,我们都习惯问
“下一步是什么”。
在急切追求物质进步的过程中,
我们成了寻找新事物的行家,
不断在外拓展人脉、比较谋划,
为获取更多机会、影响力、
快乐或金钱而忙碌。

然而,我们却很少质疑
“为什么这是下一个”。
当我们思考接下来要做的事,
若能与自身价值观保持一致,
充分发挥最大优势,
这样做出的才是正确举措,
也更有助于抵达心中的目的地。
只盲目追寻下一步,
而不思考背后的原因,
就像在棋局里随意落子,
难以掌控全局。
所以,在迈向下一步前,
多问问自己为什么,
才能让每一步都走得更有意义,
实现真正的成长与进步。

最初的文化

表现在——制造与狩猎、防御
攻击相关的工具,建造庇护所
及织造衣物是一些人借助智力
发明来回应基本需求的范例
人们最初通过自发内稳态感受
比如饥饿、口渴、极端冷或热
不适和疼痛,这些感受与个体
生命状态的管理有关,它们能
指示出内稳态的缺陷和需求

生命机体有各种各样的需求
寻找能快速产生能量的肉类
食物需求、为抵御极端气候
和为婴幼儿创建安全港湾而
建造庇护所的需求
保卫自己和群体免受野兽和
敌人入侵需求,而所有需求
都要通过不同的感受来指示

这些感受又会受到知识、理性
想象,即创造性智力的作用
结果新技术会变得相关更有效
演变为众所周知的医学科学
早期医学未准备好对待人类心
灵创伤,道德体系、法律制裁
和政治治理的目标很大程度上
是让那些心灵创伤得以恢复

内外记分卡:衡量人生的标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衡量
自己的地位、进度与成功,
不自觉地与他人比较。
从儿时父母因我们长出第一颗牙
就对外吹嘘,到上学时比拼
谁收集的星星、奖状最多,
我们总渴望在他人眼中变得非凡,
沃伦·巴菲特将此称为
“外部记分卡”,
但这往往以牺牲做正确的事为代价。

人们行事的关键问题在于,
究竟是依赖“外部记分卡”,
还是坚守“内部记分卡”。
“内部记分卡”以内心的标尺
作为决策和行为的评价系统,
而非受外部利益诱惑和短期
回报的左右。
如果内心的评判能让自己满意,
它就极具价值。

当下,我们身处一个充满
外在动机的时代,
追求房子、财富、地位、名校等。
若你的“内部记分卡”内容对自身
有益,就应在生活和工作中养成
理解并优先考虑这些事情的习惯。
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公司经营,
“内部记分卡”都不可或缺。
不妨问问自己,
有哪些让自己骄傲,
却不被他人在意的事?
你的内心记分卡上又记录着什么?

易感性反应

利用从细菌生命开始就有的
简单社会反应——竞争、合作
简单易感性、集体建造如生物膜
这样防御工具人类之前生物谱
系中很多物种早演化出了一组
中间机制,此机制能产生复杂
原内稳态的易感性反应
多半也是社会性反应,其机制
的关键成分包含在情感结构中
其负责调用驱力和动机,并对
刺激和场景做出易感性反应

中间机制能产生复杂的易感性
反应及随后的心智体验
感受变成新反应形式的动机
新反应形式能控制生理参数并
实现对内稳态来说至关重要的
正能量平衡

文化的观念、实践和工具以
文化的方式传递,且对文化
选择开放。基因只能让生物体
在特定情况下以做出反应
除了基因这方式,文化产物有
其前进鼓点,由内稳态及所决
定的价值指引,且文化产物会
因其“优点”不同而传续或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