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匮乏,拥抱富足

当经历匮乏与稀缺时,
我们应心怀感激,
因为它是生活的独特导师,
正为我们揭示关于自我的全新真理。
曾经,我失去工作,陷入困境,
情绪低落,经济上遭受重创。
那时我惊觉,
一直以来我都错误地认为,
一旦经济生活陷入困境,
就无法拥有美好生活。

于是,我决定不再将大部分
精力都投注在经济层面。
我允许自己从生活的其他方面
找寻美好,不再因金钱匮乏而沮丧。
我开始思考,为何要赋予
金钱如此巨大的力量?
此后,我将注意力聚焦
在自己所做之事上,
学会更深刻地欣赏生活点滴。

我感恩能吃到的食物,
头顶的遮风挡雨之所,
宜人的天气,壮阔的海洋、
天空、海滩和日出,
还有顺畅的呼吸,游泳、
冥想,以及健康的身体。
2000年初,我开始践行感恩。
1999年是我感受稀缺的最后一年,
自那以后,我仿佛被幸运眷顾,
似乎总是丰足有余,事事顺遂。
甚至在短短一年内,
经济状况就得到了扭转,
随后更是连续十年业绩出色。
可见,
感恩是通往富足生活的奇妙开端。

你被什么所吸引?

飞蛾扑火完全被人类误导了
亿万年演化出的精妙直线导航
方法被人类的光污染干扰失效
他们被吸引到它的原因很少
因为他们的联系方式很少
一粒苹果的种子就能把整个
宇宙大地苹果的成分吸引过来
一粒人参的种子就能
把人参的成分吸引过来
正如飞蛾似乎是一样的趋光
人类也同样变得与众不同

你如何度过计划外的时间
什么才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或提升你的优先级列表

也许你被——所吸引
危险
冲突
享乐主义的乐趣
被采取行动避免批评
闪亮的物体或新的机会
从不停待办事项清单解决问题
也许你想做一些安全的事情
有人想做的事情实际是安全的
对许多人来说要么避免麻烦
要么是对赞美的欲望
但很少同时出现

我们面临的紧迫性种类繁多
很明显我们不是飞蛾
机会在于理解我们所被吸引的事物
能够真正帮助我们去实现
我们所寻求的结果

感受现象:身心交织的纽带

感受现象极为独特,
这与它在内稳态中扮演的关键
角色紧密相连。它的产生背景
和其他感官现象大不相同,
神经系统与身体的关系也很特殊。
可以说,在内稳态里,
感受现象和二者不仅紧密相邻,
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连续性和交互性。

身体与神经的运行在多个层级深
度融合,从神经系统的周围部位,
一直延伸到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的
各大神经核团。实际上,
由于内稳态需求的驱动,
身体与神经系统之间始终进行着
不间断的“对话”。这表明,
感受在生理层面是基于一些混合
过程,既不完全属于机体神经范畴,
也不完全是身体层面的活动。

这便是等式两边的情况:
一边是被称为感受的心智体验,
另一边是与感受紧密相连的身体
和神经过程。对神经和身体
各方面背后生理机能的深入探索,
让我们有望进一步揭示等式
中心智这一侧的奥秘,
更加透彻地理解感受现象究竟
是如何在身心交互中产生和运作的。

自我编辑

伟大的书籍,电影,商业
产品或服务的秘密都在编辑中
作为企业家或创意人
你对遗漏的理解与你决定
留下的内容同样重要

毫无疑问克里斯托弗·诺兰
剪辑室里留下数小时将精心制
作的黑暗骑士崛起镜头和场景
真让我们大饱眼福
无论设计APP还是鞋子,构建
照片或公司,创建课程或网站
你的编辑决策都是将整个事物
整合在一起的关键
像完美的最终剪裁一样
你的产品和品牌故事要
精心挑选元素的恰当组合

编辑的行为就是让那好故事
为史诗把其隐喻的蓝色铅笔
带到你的“东西”并不容易
有时候你太接近工作了解
哪些细节真的很重要
而有时候,将创造性的
能量放在一边显得太难了

深呼吸……退后一步假装你
不是你,站在你的观众席上
最重要的是不要等待整个事情
完美传播到世界的那一天
对你来说,你如何自我编辑
你是如何通过退后一步创造
出更好的神奇的东西

感受:生命的晴雨表与调节器

感受,
是生命内稳态的心智表达,
更是生命管理的得力工具。
情感结构围绕感受逐步演化而来,
没有感受的参与,思维、智能和
创造性都将失去讨论的意义。
感受在决策中起着关键作用,
深深渗透在我们的生活里。

感受不只是带来烦恼或喜悦,
它作为生命调节的基础和内稳态、
社会境况的信息提供者,
时刻提醒我们回避风险、危险
与危机,让我们对自己和他人
的未来更负责,活得更好。
当生命中发生让我们舒适的事,
能促进内稳态的良性发展,
比如爱人与被爱、期望成真,
我们便会感到快乐与幸运。

而感受与内稳态关系紧密,
利弊共存。身体被疾病干扰,
生命调节状态失衡,
就会被感受为痛苦,
疾病改变身体表征,
对应的感受同样是痛苦。
感受就像生命的晴雨表,
精准反映内稳态状况;
又似调节器,
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
在生命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工作抉择:聚焦价值,成就不凡

要做好工作,就得关注
那些始终激励我们的人和事。
有个有效的方法,是把潜在
机会、项目或客户分为三类:
“永远”“有时”“从不”。
“永远”类工作,是能激励
我们且契合使命的长期项目,
我们应多投入精力。
“有时”类工作,
即便并非我们强项,但可能
助力我们接近长期目标和成果。
而“从不”类工作,这类工作
会大量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让我们忙碌却毫无成效,
是必须避开的项目或任务。

未来几年,
发展态势将极具戏剧性,
速度快、规模大、竞争激烈,
人际连接需求增多,
应对难度远超以往。
我们每天如何度过,
决定了最终的人生走向。
所以,我们要审慎抉择,
明智地利用时间,
让自己在工作中更有意识、
更愉悦,充满激情,
让工作充满意义与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
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做出真正出色的成绩,
实现自我价值。

感受体验的位置

生命总在兴旺与死亡间不断权
衡其行动,感受来自生命权衡
我们大脑的操作面板位于
大脑皮层的感觉运动区
上面有身体结构各方面的映射
头、躯干、四肢和肌肉骨骼框架
可是我们在脑的面板中不会感
到疼痛,就像工厂的麻烦不会
定位在指示它的监控室的面板上
我们感受到疼痛的地方在来源处
在其周围,而那恰恰就是效价的
建立者开始它们艰苦工作的地方。

这个有利的指示需要负责感受体
验的脑区与负责在身体的全局
神经映射中对周围过程进行定位
的脑区的紧密合作。这个心智
过程阐明了与感受和感受过程
起点有关的内容。这两方面并
不要求在同一个神经空间中
且显然也不在同个神经空间中。

两者起源于神经系统不同部位
它们可以通过快速的时序活动
保持在同一个时间单位中
此外,通过神经连接这两个
分离的部分可以在功能
上连接起来形成系统。

沙堆世界中的直觉

如果在一个沙堆世界中
生活中的重要因素都
必然是我们从来闻所未闻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了解这个世界
能不能从那些身处剧烈变动
且自在的优秀者那里学到什么
当世界的秩序看似更失控时
这些问题是我们学会应对
挑战的关键。如果你正在
经营面临转型的公司
同时还操心孩子的教育和未来
你该如何决策呢

首先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去观察
如果不会观察,就会迷失方向
你看世界的角度层面没有提升
就陷入到意识的上瘾或过敏了
现在遇到的问题不是没有信息
相反遇到的问题是信息太多
该如何去甄别有用的信息
尤其是海量的信息不断变化
甚至是误导的

优秀者之所以出众不是因为
他能干,而是因为他有直觉
他能从数据迷雾中拨云见日
看清事物的本质

肠神经系统

人们对肠神经系统认识不足
此系统的负责调节从咽喉
食管到之下的消化道的运行
肠神经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其结构巨大,功能不可或缺。

它由1亿至6亿个神经元构成
这大概相当于、甚至超过脊髓
神经元的数量。它的大多数神经
元是向内的,是此结构所固有的
其工作局限在此结构内而不会
投射到其他地方。只有少部分神
经元是向外的,它们主要通过
迷走神经连接到中枢神经系统

消化作用对生命维系太重要
在演化上先有腹脑,再有大脑
像腔肠动物几乎就是消化器官
所以只有腹脑,没大脑脊椎
动物都已演化到有两个大脑
让大脑处理高层次理性活动
但是将维系生命的消化作用
仍然归腹脑打理。

肠神经系统是独立的
其功能主要受自己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不会告诉肠神经系
统要做什么和如何做,但可调节
其运行。肠神经系统与中枢
神经系统之间有持续的通信。

妥协:完美是美好的敌人

无论碰撞的严重程度如何
我们都能制造出永远不会
让驾驶员受伤的汽车。
问题是这汽车会格外沉重
无法移动而且是如此宽大
它将无法驶向道路。
每次当我们要投入参与
物理世界的规则游戏时,
我们都得准备好妥协没商量。

全世界有可能排队并准确
为你提供你想要的一切东西
但条件是,除非其他人永远
不想要你想要的东西
所以我们将此真理建立在
我们对可能性的期望之上
每当我们与其他人交往时
都会选择妥协,
我们的祖先早已意识到这点。

祖先给我们后代留下了
诸如“道德经”等宝物。
提供了人与人,人与自然
之间和谐相处的妥协之道
一旦承认所有运动的物体
和人类社会都涉及妥协,
就可回到实际的问题“多少钱”。
问题是在我们改善生活的道路
上我们会对客观的物体和
人性的现实妥协多少呢?
绝对主义是一种隐藏的形式
毫无疑问,完美是美好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