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做事的背景

大多数时间我们是在思想和
故事里生活,时间和空间里
而有没有想过那个寂静的
——倾听和观察的状态
伴随无时间向度而来的
是清晰的明白
不会“扼杀”活在众生和
万物内在精神的明白
不会摧毁生命的神秘和神性
生生不息
对万有皆是怀着一份
很深的爱和敬意的明白
一种心智一无所知的明白

放弃“等待”的思维状态
进入当下时刻
学习和察觉
暂时忘却你的生活情境
并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生命上
你的生活情境存在于时间之中
由思维创造出来
你的生命则是在当下,真实的

一旦你意识到所有等待的问题
都是思维拒抗当下的幻象
你不再迫切地想逃离当下
本我的喜悦就会融入
你所做的每件事情
当你的注意力转向当下的一刻
会立刻感觉到自己临在
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你不再为了成就和满足依赖未来
将未来视为救赎,你会惊奇发现
原来自己的生命质量
可以这么提高,充满喜悦

道的践行者

你可以去思考两百个想法
却没按照设想将其付诸行动
而来自内在的,深深的确信
和肯定——深度的直觉感受
其重要性程度是远远超过了
你曾在头脑里最美好的计划

如何让你从只是个听众的状态
四处听课,国学,灵修培训班
转变为践行者呢?确定的担当
让你行动和所确信的保持一致
知行合一是我们文化核心角色
你要去做那道的践行者
而不是仅仅当个听众
仅仅满足于听明白了
或夸夸其谈,讲的头头是道
那是在自欺欺人,骗你自己
倘若你只是听众而不是践行者
那就好像站在镜子面前的人
仔细观察研究你的本来面目
继续走你的老路
很快就忘记——你真实是谁

倘若你是道的践行者
而不仅是健忘的听众
就会深入的看到那完美
的自由意志的意识法则
并且竭力去坚持探索与实践
那么必将在即行即被祝福

被误解的判断

在学校教育和大众认同观念里,
人能够区分“好”与“坏”的判断,
教育似乎也旨在强化好的判断,
减少坏的判断。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看看周围老板的子女,
他们少了儿童的天真、
年轻人的朝气,却多了
许多对人和事物无知的判断。
实际上,人们在判断好坏
这件事上常常陷入困境。

我眼中“好”的判断,
在你看来可能是“坏”的;
今天还觉得“很好”的判断,
明天或许就成了“很坏”的误判。
没有一个前后一致的鉴定标准,
让我们在判断时无所适从。
要正确判断事物,
需对其过去、现在和
将来的众多相关背景了如指掌,
还得事先认清自己的判断对
涉及之事的影响,
并且保证自己的观点毫无偏见。

但这谈何容易?如此一来,
到最后或许会觉得不判断
也是一种选择,干脆随它去吧。
判断并非简单的是非抉择,
在复杂的现实面前,
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我们对判断的理解,
也需要重新审视。

世界是你的镜子

回归内心
我们常以为外部世界是显化的、
既定的,像一台呆板的机器,
于是不断向外探寻。
可实际上,
外在世界是我们的镜子,
我们才是它的源头。
当我们在外面四处搜索时,
却浑然不知,
真正的源头就在自己内心。
我们所感知的一切事物,
都不在外界,而在我们的内在,

在意识深处,那里也是
本源创造宇宙天地的地方。
当我们开始分清察觉者和小我,
就会发现小我的想法无法再
影响我们。随着个人意愿、
对错观念和预设的减少,
察觉者的旨意会逐渐成为我们的旨意。
这里,就藏着神的旨意,
藏着所有样式的模板。

在我们的意识深处,
人的样式模板逐一展开,
揭示出一个惊人的真相——
我们自己就是这一切的源头。
人是所有生命的肇因,
这一发现令人难以置信。
当我们看向朋友或敌人的眼睛,
看到的其实都是自己。
这意味着,
我们无需向外苦苦追寻,
只需回归内心,
就能找到世界的答案,
实现与世界的深度连接
和自我的真正成长。

打破文化对错观,拥抱多元差异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总觉得自己对文化的认知是正确的。比如握手的方式、送礼回礼的讲究、举办活动的流程、请客发红包的习俗,还有在街上打招呼的习惯,这些在我们看来都理所当然。

当身处外国城市,外国人友好、亲密又超然的态度,常让我感到惊讶,那时又会觉得他们才是对的。这就产生了冲突,因为我们不能都错,却也不可能都对。

其实,文化不是用来评判对错的,它是社会人群之间同步性的体现。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我们的做事方式在自己的文化里是“正确的”,但这种正确性的绝对空间极小,文化厌恶绝对,它基于具体事件形成。

下次遇到不认同的文化时,与其评判对错,不如思考它为何形成,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试着从“这是错的”,转变为“这就是他们做事的方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多元世界。

无拘无束

我们认为市场是一切的解决
方案。金钱是创造价值的最
好标志。为股东创造最大
价值是唯一工作
市场无形的手是最好
的计分员和分配者
“能赚多少钱?”是主要问题

通常此以金钱为先的思维方式
与一种说法相称,即对市场的
干预都是不必要且效率低下的
工人的权利在工厂的门口或顾
客在午餐柜台的权利消失了
如你不喜欢,那就找一个新的
工作中有新业务光顾,市场会
有所调整。总之此财务棘手
的情况造成了严峻的日常现实
到最低点的比赛开始了,甚至
通常想做得更多,贡献更多
更关心的人发现自己无法竞争
因为棘轮继续转动

竞逐低谷的问题是你可能获胜
更糟糕的是,你可能排名第二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人性过少
每当资本主义强大的工具使
事情变得更好时它就会成功
因为它在边界内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从来没有
放过任何一匹重要的比赛

拥抱未知,开启创造与变革

当我们置身于陌生或不确定的
情境,陷入混沌未知,
反而会格外留意他人的感受、
文化规范以及自身行为的影响。
如今,我们见证了
传统“正常”模式的转变,
小众、独特优势不断涌现,
为我们带来未开发的市场、
未被满足的需求以及潜藏的欲望,
正等待我们去探索、重塑与创新。

世界充满无限可能,
等待着我们去开拓。
此刻,不妨问问自己:
想要做出怎样的改变?
希望影响哪些人?
我们自身有着怎样的特质?
又为服务对象设定了何种标准,
才能让文化以令人自豪的方式
革新?就如同身负神圣使命,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还能引领他人找到更好的方向。

而在这一切探索与变革的终点,
我们要从看似虚无中,
洞察到那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生”,是世间最本质的关系,
它既是内心的意愿,
也是万物相互依存的纽带,
在全息一体的关联之中,
构建起千丝万缕的联系,
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发言权和忠诚度

商业中如果我们不喜欢品牌
就会离开。始终存在的
留下或离开的选择促使老板
营销人员不断专注于赢得和
重新获得其选民关注和光顾
在许多情况下
政府通常采取退出会议的想法
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国家
则可以考虑离开它
但这是极具破坏性的行为
当所服务的人没有能力退出时
资本主义不再是有效的选择

在有效政府的情况下,代表
没有能力退出的人建立声音
运转良好的代议制民主为人们
倾听和采取行动打开了大门
忠诚度可以定义为一种情绪
当我们试图走开时
这种情绪就会使我们说话

我有几次经历,当我的声音不再
被听到时,我决定走开比较容易
你的声音是忠诚的表达
声音不仅是批评,而且可能是个
可以选择走而没有走的人的贡献

羽化成蝶:意识成长与自由追寻

个人意识的成长,恰似羽化成蝶,
是生命之花在虚空中绽放的过程。
回首过往,我们从未辜负时光,
因为实现并非目的,
历劫与过程才是生命的真相,
这里没有绝对的好坏与对错。
在青春岁月里,
许多人或奔跑、或静坐、
或追求、或寂然,
在迷茫中踏上熙攘的人生之路。

名相的怠倦如云雾般朦胧,
那些失去的、遗忘的、放下的,
风霜雨雪,都伴随我们成长,
伴我们行舟至彼岸,
走向真实、平凡与简朴。
你渴望羽化成蝶,
自由翱翔于天地间。
然而,
限制我们自由的并非生活环境,
而是我们的大脑,
它如同意识的监狱。

但冲破或逃避它永远不晚,
我们要在困境中更真实地做自己,
选择引领有意义和真实的生活,
向广阔未来伸展。
要知道,你不是被荒谬想象
定义过去的故事角色,
背景故事也无法决定你的未来。
你是宇宙独特的能量,
为这未知的世界,
展现属于自己的短暂时光。

大型糟糕的软件

自由市场是由选择推动的
此选择驱使供应商做得更好
因为他们知道你可选择竞争对手
选择权将权力从供应商转到客户
任何时候只要某人构建的软件
在他人使用时也能更好地工作时
网络效应就有机会发挥作用

Word占主导地位,因为你最好
使用与同龄人相同的文字处理器
从而可以交换文件。在线上
网络效应使一些公司可清理桌子
注册数亿用户而创建了软件王朝
然后该软件慢慢变得差劲
因为我们暂时没有其他选择
垄断,网络效应可确保公司将
停止创新或从客户方面来优化
他们仅仅关注成本和利润
而不是长期影响或客户满意度

如果你相信自由市场
那么网络中立性和可移植性
将是未来必不可少的基础
由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涉及
网络及影响,因此偏向拥有数据
和在软件中拥有其他选择是
我们须确保对如何与网络互动
拥有发言权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