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的代价

自由伴随着选择,选择伴随责任
人们为什么愿意放弃自由给老板
方法甚至给那些暴君
即使在不需要现金的情况下
创办新公司的成功企业家也能
接管投资者?为什么这么多人
选择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负债

你的个性是一个经验过滤器
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很独特
可帮你创建和探索独特的体验
即使大量人同时经历同一事件
他们独特的个性会对事件做出
各种解释。这为我们的集体
探索增加了广度和丰富性

独特的观点比“仅是我”的观点
为我们的探索增加了更多价值
这些类型的浏览器通常
也会收到最挑剔的任务
现在你每天都被别人在你的
场域里留下“灰尘”和“脚印”
你头脑当中又多了许多标签
如果你来连接神性本我
需用多点力把你的标签撕掉
你看:心打开了,内在能量会
源源不断的渗透、浸润这具肉身
启迪肉身智慧,觉醒肉身灵性
肉身成为内在神性的表达呈现体

免费是家常便饭

你也注意到通过广告媒体
而来的“大创意”时代已结束了
来自产品或服务和来自广告业
一个大的想法之间是不同的
广告传奇玛丽·韦尔斯在她的
书“在广告的神奇生活”写道
“我们的目标是大的突破性想法
不只是做好广告,我想创造奇迹”
“大创意”的确可以打造品牌
一个事业,或整个公司机构

社交媒体分割用户注意力
互联网鼓励人们蜻蜓点水般
地从各类海量信息来源中
广泛采集孤立,碎片化的信息
各种媒体关注的不再是挖掘事件
本身的关联、原因和价值意义
而更多在意某个新闻有无看点

“好内容不如好标题”
既有新闻娱乐视频又有笑话
八卦、段子等消遣性的内容
也有深度新闻内容
深度分析需求的并存
在注意力极为稀缺的网络时代
快餐式的内容是用户的
生活调味小菜,深度研究
和科学分析内容将是大餐
在注意力越来越稀缺的将来
免费则是家常便饭

想象感受的力量

渴望愿望所带有的热情
是所有行为的主体关键
现在我内心的渴望做什么
清楚的设定我的目标
假如我现在渴望去别的地方
闭上眼睛,设想我确实
正站在我渴望在的地方

保持这个状态,聚焦保持住
知道它已然让我感受到真实
假如我现在已在别处
我通常就会看不到此状态
我从这里去看它的那个样子
按照我在空间上所交换的位置
此世界就改变它和我关联关系
就站在这里,闭上我的眼睛
想象着我正看着
假如我在那里我所看到的

保持在这个设想里够长时间
来感受它是真实的
我不能从我站的这里
去接触到这间房子的墙壁
当你闭上你的眼睛,平静下来
能想象到且感受到接触到墙壁
把你感觉和情感投入在想象里
而且移动你内心的想象中的手
感受到它木质的感觉,感受
如果你足够平静并足够的专注
投入全部热情去想象去感受
——你就能做到并会真的
感受到它带给你的真实

知道和做到

2010年,我开始做外贸企业的
网络营销,我的个人博客也
在这一年问世一直至今
在义乌这是第一批投入这领域
的新尝试,即使在国内
在此领域已超前了
里面的方法是最新的
但很快就过时了

同一年,比特币被引入到中国
尽管在那时写过数字现金的文章
且当时已经深入思考了好几个月
可没去购买那1000美元的比特币
如有今天价值就超过4千万美元
不是我不知道,是没采取行动
我当时是知道,但心里不确定
相应的行动也就不够
许多时候,即使我们不确定
当行动也会发生该有的好事

理论上的知道只是知道
践行出来的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了悟自性 了悟真相
你需要向内亲自探索
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外相上
行动起来,如你不希望自己
的生活像目前这样千篇一律
想体验更多生活的经验
验证网络时代的丰富
启动轮子,并让它滚动
奔驰在你想去的地方

无人可指责

在这世上,对你最重要的东西
——就是你的自我观念
当你不喜欢你的环境,生活境遇
以及人们的行为表现方式
那么就问你自己,“我是谁”
对这问题的随机随意性的回答
是导致你不喜欢事物出现的肇因
如不指责自己,怪罪,宣判自己
那么在你的世界里就没人去
指责你,怪罪你,宣判你
假如你是生活在你的理想
圆满的意识状态里,你将看
不到那可指责,可怪罪之事

当我想要在世界里带来改变时
而且你们也会发现这是有效的
无论我们在这里还是那里
都通过想象力和感觉的强度
来塑造环绕着我们的世界
并通过我们掌握的自己的
观念来照亮或黑暗生活
没人告诉我,他们做不到这点
我们就是所设想的“我们是”
我是我所设想的“我是”

稀缺的洞察力

我们有直觉,闪现的洞察力
进一步,用洞察力要综合这些
感觉和直觉本能,还加上时间
的维度,才能预测未来,闪现
洞察力能让未来变得清晰可见
它是直观的把握,可预见未来
这难以语言表达,思维不好理解
因为洞察力和思维
语言不在一个层面

一旦你学会了它就能揭示
隐藏的机会,让你看到实相
并帮助你解决最大问题
因为在我们看到问题之前
我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我们需要与我们自己
和我们的同事清楚
这个杠杆点在哪里

洞察力能让人窥见并塑造未来
远见力是感性的开发、细化
强化的技能,洞察力是灵光
闪现的,归类到人类传奇之中
像牛顿被掉下的苹果砸中
发现万有引力
凯库勒梦到蛇发现苯环
创立了有机化学
我们认为这些闪现的
洞察力是天才的标志
因为这种灵感顿悟无法
用思维和逻辑解释
而戴尔的直观飞跃则
是由简单的原则触发

看到不完美

一旦意识内下降到三维层面
现实前发现我们自己便不完美
看到缺陷是因为意识降级了
当我们在此三维度的世界里
开始去上升时其意识此时移
入完全不同的环境和境遇里
完美就是绝对的完美
虽然你倾向于把它往下拽
拽到完美的物上去
但是完美跟物没有关系
虽我在此世界里但我不属于这

我们所追求和努力实现的理想
如果它不牵涉到我们的本性中
就不可能从我们那里演变而来
替换“去改变外在事物”的观念
去认定他们自身已等同于他们
所设想的理想目标,已经完美
假如所有事物都是纯正完美的
而你是不带谴责不去定罪
那么就不必用如此纯正完美
的双眼去注视邪恶和不公
只要在自己的生命里输入痛苦
这将为痛苦的生活和存在
赋予意义,也能获得救赎
用本能的骄傲和纯然的自信
取代羞耻和难堪
你已学会了待己如助人

告别“以后再说”,拥抱当下行动

当说出“以后再说”时,内心是什么感受?放下手头事情时,心底又在发出怎样的声音?我们都有各自的情绪反应,其背后藏着感觉不够好,或是试图逃避痛苦的情绪。选择等待,确实有理由,它让我们保留选择的开放性,避开短期纷扰,看似更稳妥。

但“以后再说”也会让我们失去跳跃、引领和改变的勇气,阻碍前进的步伐。确定具体日期和“以后再说”截然不同,选定一个未来日期并在日历上圈出,能让我们明确到那时要执行什么、会发生什么、自己身处何方又将做什么,这种明确的规划比模糊的“某天”更具力量。

随着时间流逝,“以后再说”的感觉并不会自行消散,反而愈发强烈。拖延很容易成为习惯,这看似巧妙地隐藏了我们真正在意却又不想面对的事,尤其是当这件事让人感到不适时。所以,别再让“以后再说”阻碍我们,把握当下,即刻行动,才能开启新的可能 。

自我观念:映照世界的镜子

我们身处的世界,宛如一面镜子,时刻映照出我们的状态。唯一能让我们偏离完美状态的,是狭隘的自我观念。它让我们看到破碎与分离,可实际上,一切并非如此。当我们内心虚静放松,摆脱诸多念头、思想、情感、欲望以及烦心事的纷扰时,心就如同干净的镜子,能清晰映照万物。

然而,我们常通过被扭曲的视角看待事物,就像置身娱乐游戏走廊,从某一条通道去看外面。当有人走过镜子,身形被弯曲、扭转、拉长,可本质上还是那个人。事物是否扭曲、如何扭曲,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的看法,也就是自我观念。

未来一系列经历的改变,会相应地改变自我概念。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假设,却能产生可观的影响。我们的自我观念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所看到的,并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自我观念以及这面镜子折射出的外部世界。所以,调整自我观念,就如同擦拭镜子,让我们看到更真实、美好的世界 。

区分事实和真相

很难在瞬间改变人的固有观念
其关键问题是区分事实和真相
发生的事情是事实,不是真相
真相是认为会发生和发生的

柏拉图这样写道
“知识是由感知来决定的”
——如你想让人知道你
品牌和它的价值所在
好好想想吧,停止愚弄自己
你的事实将永远
不会和他们的感知等同
如果你专注于事实
认为任务是传达事实
那么这是一个幻觉
你不能用幻相的反面来定义
理解真相。「我」是想出来的
你认识的所有的我
哪一个不是你想出来的

真相是如此简单
简单到无法以思维去分析
真相的展现如此单纯
单纯到情绪无法粘染
真理就在幻垢身心
于妄念习气中,清净随顺

真相在呐喊
一切都是主观的,不是吗
每个决定由当事人内心
感知推动的涉及回忆,图像
故事和情绪感受
成功的关键是忘记逻辑
和论据语言成为理解和
精通观念及信仰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