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冲突

意识上的错误网格在物质层
面的显化会表现为受苦受难
挣扎,不安,焦虑和衰老
我们无意识的核心问题失去了
本我的连接,内心无法感受
到“爱”,这时不可避免有恐惧
匮乏感,不完整感和分离感
思维则倾向于制造情绪上痛苦

带着“觉知”去看待冲突的情况
且拥有能力聆听你和彼此是份
礼物,提示:让你陈旧的信念
放手从而懂得悲伤和恐惧的原因
你的无意识网格和问题制造的
是混乱,对痛苦和许多弊病上瘾
那时的你也没能真正看清它们
所有的灵修,个人成长的实践
能极大的帮助其对自己错误的
网格与核心问题拥有觉知
也同时把内在的冲突带到表面
让你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你需要严格自律,信守诺言
这样才能更好信任和激励自己
你更需以变成更好的人为目标
好事不会自动降临

专长和热情

想想是否还需要滑雪学校中负责
客户服务业务的人员热爱滑雪
教堂的CFO可成为无神论者吗
柯达营销主管对化学有热情吗

如果这项工作很重要
就应该充满激情,技巧和才华
对每一件热爱的事物
都全力以赴,充满激情
时光自然会让你满载而归
比起对所售产品充满热情
更重要的是
你要对一整天的工作充满热情
给我一个具有领域专业知识和
热情随时随地完成工作的人
对任务的信念很重要
但这不能代替其技能

两全其美:对任务充满热情及技
巧和洞察力并对任务充满热情者
后者永远无法取代前者
拥有体育迷或忠实信徒的公司对
我感到担心,因为其经常以激情
作为表现不佳借口。更让人担心
的是既没专业知识也没热情员工
我从未见过一位对自己销售
不满的伟大的营销人员
营销方面,这不仅是很好
的组合,而且是一个要求

媒介即讯息

那么语言起源于何处
精神的需要亦即激情
激情促使人们相互联合
生存之必然性迫使人们彼此
逃避,逼迫着人类说出
第一个词的不是饥渴
而是爱、憎、怜悯、愤怒
语言的产生虽不以人聚结为
目的却也发展了人类聚结的复
杂性和精细化。英国人类学家
则说语言主要的功能是八卦
背地说别人坏话

如没有文字,人的意识就不能
够更充分发挥潜力,就不可能
产出其他美丽而富有表现力的
成果。口语文化需要产生且
注定要产生文字,尽管后者
带给我们意识的线性分离

柏拉图为之奋斗的整个
哲学思想都依靠文字
他把诗人排除在他理想
的共和国之外
因为他排斥质朴的聚合
意合、口语式的思维方式
荷马史诗使其质朴的
思维方式永世长存
而马歇尔·麦克卢汉的格言
警语戎神谕似的断言富有魅力
他的言论常具有深刻的感知力
他迅速地从一种”探查”过渡
到另一种”探查”
很少停下来做彻底的
文字式的线性解释

探寻内心的永恒小孩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栖息着一个无形无相、无边无际的存在体。它没有起始与终结,是不老不变、宁静的观照者,是永恒的小孩。

它始终与我们相伴,岁月无法在它身上留下痕迹,却默默地观看着、察觉着一切。当我们看到自己下垂的眼皮、带皱纹的皮肤和银白的头发,就会意识到,这只是岁月在我们外在的脸庞和身体留下的印记,而内在的那个存在体依然鲜活。

好奇心,是天才与小孩共有的特质。他们满怀探索的渴望,无畏失败与批评。因为他们不受人为界限的束缚,不沉溺于种族或文化的狭隘认同,存在于意识深处那纯粹的空无之中,不老不死。

这正是我们最终应回归的本真状态,天真无邪又充满想象力,天生就带着灵性的神奇。我们要努力找回内心的这个永恒小孩,让它引领我们摆脱世俗的纷扰,以纯粹的视角去感受世界,挖掘生命的无限可能,在精神的世界里找到真正的归宿 。

你的问题是什么?

我和老朋友谈论“卡住了”
的感觉。那种莫明的麻痹
隐隐的无聊和突来其来的沮丧
就像轮子陷入到更深的泥潭
深入到了精神的痕迹
经常折磨各种的创意
来自作家,艺术家,设计师
演员,音乐家,画家… 智力
好奇的人通过可能性镜头看
生活,常有东西要质疑和揭发
曝光和补救“卡住了”似乎意外
出现没有事先警告。前一天还
好好的,到了今天…“卡住”。
 
每一天
自己这“卡住”的感觉在增长
就像卡在非常复杂的电脑系统
且其操作系统是无法意识到的
慢慢积累一直到…出现了问题
你还以为可决定和主宰思想
结果是此操作系统在操作你
在后台作为背景,每刻运转着。

识别这操作系统
认识它,脱离它
让自己思想和行动奠基于
更直观智慧,那潜意识的精神
像撞到干斑的滑动车就矫直了
自由专注,协调和快乐前进。

透视文化阴影,破局成长

每种文化都藏着独特的阴影,可能是刻板印象、固定思维模式,像清教徒文化、儒家文化对待性的态度,便展现出一种消极的性别文化特征。人在成长过程中,深受所处文化影响,无意识里的部分观念会在性冲动出现时,通过文化过滤器进行筛选,冲动往往被拒绝、压抑、疏远或投射,文化对各类特质的筛选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以对个性、创造力和自由的看法来说,儒家文化中“枪打出头鸟”的观念,被视为对个性的一种筛选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国人善于借鉴改良已有发明,却在诺贝尔奖上鲜少斩获,这正是文化筛选后个性品质呈现的结果。

生活中,倘若一个人觉得活得很累,很大程度上是被身边的是非所累。我们不应被文化阴影完全束缚,而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突破文化带来的局限,保持内心的清醒与独立,这样才能打破僵局,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 。

主次不分

拒绝放下无关紧要的偏好
我们有好多人的生活方式
是把次要的事物当成主要的
把宝贵的生命能量耗费在讨好
他人,别人对我们的观感
容貌上无关紧要的事
或是所挂的地位名望上

我们把生命消耗在和家人或
同事为了琐事而争吵的怒气中
及对话中充满无关痛痒的谈话
由于“自我的重要感”坚持要
站在主要舞台,于是“自我
就成了生活中的驱动力

你会习惯地球上的饥饿和饥荒
但在餐厅里要多等个五分钟
上菜却感到不耐烦,且有一半
食物还会被当成无用垃圾丢掉
我们得知成千上万的小孩因
枪枝和持枪者而残废或死去
却仍觉得我们无能为力的事
在个人的生活里有太多人相信
我们无法在更大问题上做改变
因此我们把自己沉浸在自我
所提供的琐碎追逐游戏中

转瞬即逝,来去无踪的口语

人的感觉都是在时间里发生的
但声音和时间的关系比较特殊
不像其他的感觉被时间记录下
声音的存在仅仅体现在
它走向不存在的过程中
声音不仅会消亡,从本质上说
声音是转瞬即逝,来去无踪的
人也会感觉到声音是转瞬即逝
你不能让声音停止并得以保留

一切感觉都发生在时间之中
而声音之外的其他一切感觉
都不会以这种方式排斥试图
把握的动作,排斥稳定状态
视觉可以记录在运动的事物
也同时能够记录静止的状态
实际上它更喜欢静止的状态

这是因为我们仔细观看某物时
更喜欢它静止不动并将其分解
我们常把运动分解为单个静照
以便更好了解事物的运动规律
声音则没有与静照对店的状态
一切示波图都是寂静的
我们则存在于声音世界之外
人很难一口气自言说几个小时
口语文化里,长时间的思考
和与他人的交流是联系一起的

看见真相

君不见:空中生妙有
空和妙有本源一体
妙有就是眼前这个物质世界
有人说这个世界是唯心的
有人说这个世界是唯物的
到底是先有空再生妙
还是先妙有再生空
其实是先有鸡还先有蛋的概念
空和妙有如阴阳本源一体
何有先后都是自然的物理现象
唯物和唯心,都是那个概念的
唯那个如如不动

我们的自性本是圆满无缺
只是被无明给覆盖住了
无明就是我们以为丢了
其实并没有丢的东西
并且一直不断在找
有人在物质的世界迷失
俨然看不见神秘的空性
或者说身在其中不知道
——自己就是那个空
就陷入了所谓的轮回
——我们挣扎着与实相的抗拒
无法摆脱对自我形象,观点
理念和身份的执着

苦到极制不想体验了
或小我的乐极生悲了
各种因缘合和
有一天你证悟了空
开悟觉醒了——不再被无意识
牵引,那便是回到了源头的家
回归至爱

你知道自己的礼物吗?

了解并践行整合,
能够让你的生活更加清晰,
将零散的事物融合为有机整体,
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
让你更有效地挖掘自身潜力,
发挥天赋与才能。
很多时候,你可能都未曾
察觉自己拥有这些宝贵的能力。
这正是学习整合的重大意义所在。

在我们自身之中,
存在着不同的维度和方面。
在这种文化和大多数文化中
人们对这些方面缺乏足够的认知。
了解实践整合,实际上是一场
充满神奇色彩的自我探索之旅。
它不同于单纯学习修理摩托车、
驾驶汽车,或者研究制造火箭、
登月等理论知识,
而是深入探寻自身存在的维度
以及内在意识的层面,
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
不断丰富、成长、发展并觉醒。

内在意识的整合工作
尤为特殊且意义深远。
倘若缺乏相关知识,
我们就会在生活中盲目奔波,
无法真正认识自己的存在,
意识不到真实的自我,
对自身的结构和存在状态一无所知。
而这,也正是追求整体意识的生活
显得如此丰富多彩、
引人入胜且充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