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边缘

你的世界牢牢地被概念
限制变得关闭,狭窄
虽然你的知识越复杂
越细分,概念也多样
而你眼前的由这些概念诠释
的世界就越坚固,越狭窄
你不仅活在心智思维层面里
最终心智思维成了你的宇宙

你不仅仅是活在历史的里面
历史已成了我们仅有的世界
因此,我们传统所谓的学习
和增长知识不过是把世界
自己及人生变得更加固化
稳定,不再改变的状态
是我们安全感的来源
而向这些概念挑战往往
会让我们觉得很危险
因此你包装的概念
——变得越来越坚实
越来越觉得安全感
但同时失去了活力
你此次再也无法如实真正
清晰地看自己和外在世界

中心的明珠改变了一切
我们的爱,从来就没有边缘
你是否听人们过说,有打开
一个心通往另一个心的窗口
但如没有墙壁,就没有必要
去包装,安装窗子,或栓锁

知识概念屏障

人类思维认知活动是
逐步发展而来的。
随着知识不断扩展,记忆持续积累,
我们能够分辨更多字句概念,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和人类共享的潜意识,
共同构成了更为丰富的认知网络,
于是我们的“知识”得以增长。
此后,我们生活的世界,
由积累起来的概念和知识
一点点搭建而成。

因为我们需要用这些概念描述
眼前事物、与他人交流分享,
正是这些概念构建起
我们眼中的世界。
通过对不同事物进行判断对比,
我们发展出了分别心。
在概念的作用下,
事物的对比将它们清晰地区分、
划分出来。

随后,我们赋予这些
经过对比的事物相应的名称、
概念和标签,世界由此形成。
再加上我们的经历故事,
这个世界变得愈发坚实、固化。
我们记住的是已经发展出来的概念,
如同戴着概念的眼镜在看世界,
我们所“知道”的全部就是概念
和知识。不知不觉间,
我们就活在了自己的头脑之中,
被这些概念所局限。

捍卫现状的警告信号

当遇到新想法时,
你是否常常陷入这些思维误区?

在衡量收益之前,
先着重考虑转换成本;
向少数人强调变革带来的痛苦,
而非为多数人阐述其中的好处;
过度夸大现状,
以此减轻自己对变革的恐惧;
诋毁变革推动者的信誉、权威
或经验,削弱他们的影响力;
只盯着可能出错的罕见情况,
却忽视放大可能成功的因素;
过分关注短期成本,
而忽略长期收益,
只因短期的影响在你心中更鲜明;
竭力维护那些只有靠资历和长久
任期才能获得的利益与地位;
本能地接受持续不断的成本支出,
却不愿承受一次性费用;
放慢执行和决策的速度,
而不是积极推进;
深陷沉没成本的泥沼无法自拔。

你还会想象,你的竞争对手
是否和你一样惧怕改变?
甚至那些尚未进入市场、
毫无损失的潜在竞争者。
同时,过度强调紧急应对措施,
却以牺牲对慢性退化性疾病的
关注为代价;
总是将自己目前拥有的最好事物,
与变革可能带来的最坏结果比较。
摆脱这些误区,或许能让你的
团队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宁静使我敬畏

让安静的心倾听和吸收之处
正是在那使迷惑消失
让开悟指引到来的内在宁静
静心也深深影响着我们
非宁静时的行为质量
每日的静心是生命中唯一
能让我感受到更大的幸福平安
能量增加、在更觉知的层次上
有更高创造力、更满意的关系
及让与本我联系感觉更贴近事

当你能认出所有的相不分内外
都是你自己当下赋予的意义
而这个意义离不开你
如此在这个点上
整个世界都被你收纳了
整个世界都在你心中

水静极则形象明
心静极则智慧生
人心也是如此
只有人心静了
人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
静心不是只有那些不管世事
消磨生命和时间在沉思默想
的灵性追求者才做的事
嚼数字的人、科学定理提出者
这些依着理性信念
生活的人也都提倡静心
你或许也能同样感受到古代
大师写下这段话时的感觉
无尽空间的永恒宁静使我敬畏

鲸鱼,浮游生物和品牌战略

鲸鱼庞大,可主要食物是
很多肉眼难见的浮游生物
鲸鱼需要数量巨大的微小生物
还要持续不断的供给
说实话千百个浮游生物
还远远不够给鲸鱼做一顿饭
鲸鱼不可能品尝每个浮游生物
品味它带来的价值

2014年奥斯卡颁奖礼上的群星
艾伦自拍照创造了一晚上
被转发250万次的推特纪录
每次转发就好似一个
浮游生物对鲸鱼的意义
每次转发对电视上的
企业品牌是如此的一文不值
他们需要的是来自全世界的
数以万计,百万计人群的转发
我们谈论的是吨位级别的数量
可当我们想获得更多的热门时
就哑火下来了

为在社交媒体世界里脱颖而出
不断地获得巨大的粉丝群
你需要十足的运气
你还需要不断地去迎合
人们的注意力比粉丝的数量更珍贵
对于现代营销人员,数量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有实际效果的内心感受
关心,在意,环境,生活变了
营销策略也要随着改变
做一些有不同的实际意义的工作
去连接。网络营销非鲸鱼喂食
你不是浮游生物
你的客户也不是

从沉默中获益:自律与社交优化

本·富兰克林在自传中提及,沉默是他的美德之一。其要点为:只说可能有益于他人或自己的话,避免琐碎对话。

细想一下,避免琐碎对话,仅为有益目的交流,能节省大量时间与精力。单纯为评论而评论他人分享,实则无甚益处。此时不妨多花一两秒思考,这样的交流是否有意义?

不妨回顾过往,几年后,能忆起的谈话往往是有深度、有意义的,而琐碎对话大多已被遗忘。若经常在线发布、评论,更应思考琐碎闲谈的价值。如今,微信、抖音等平台充斥着分享,媒体到处都有点赞、评论按钮,其实很多琐事无需分享,不少廉价的笑声也可略过,一些无意义的辩论也能拒绝参与。

这其实是一种锻炼自制力与自律的方式。当你学会管住自己的舌头,在分享内容上更具选择性,就能收获积极成果,不仅能改善人际关系,还能提高自身生产力,让交流与生活都更具质量。

冲破约拿情结,拥抱无限可能

著名的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约拿情结,指的是大多数人都惧怕自身的伟大。“若你总是局限在低于自己实际能力的水平,那我提醒你,你一生都难寻快乐。”

约拿情结会抑制我们的追求,阻碍自我实现。但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让内心意识从自我中心,逐步拓展到种族为中心、世界为中心,乃至宇宙为中心,不断向更高、更宽、更深的层次延伸。

一旦突破约拿情结,外在行为将从普通迈向超凡。不管是在渴望大展身手的领域努力获取巨大成功,还是仅仅在意识的扩张中休憩,感受真实的自己并心怀慈爱,都能成为可能。

这并非是催促你立刻去创办一家公司,或是投身大数据智能企业。每个人的潜力都早已存在,你越是挖掘内心的最高潜力,就越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也越容易为自己打开全新的人生大门,拥抱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收获真正的满足与幸福。

你要去哪里?

工作流量不仅是隐喻
且是真实的。我们陷入困境
被四周卡住的,迷茫人所包围
有人发现一条我们不知道的路
很快,他们与其他几个人一起
加入了这个队列,可走到我们
想去的地方。在我们周围
有些人想保护自己的现状
而其他人则在升级和超越
许多职业是用来复选框的
而另一些是让人们来画框
这样的结果是我们的经验
开始固化了,死气沉沉
不再新鲜,充满神奇了
如此以来你就学不到东西了
你的意识不再发展和成长

此博客适用于想要从事重要工
作的人。这是条更困难危险
的路,是充满生命力的表现
升级工作涉及克服已知局限性
了解它们不是真实的。它涉及
到在相似的旅程中与他人相处
“这里需要什么” 是我们被教导
要问的问题。这是忠实员工和
可靠齿轮,符合规格并适应之

追求卓越,远离平庸沉沦

在多数人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时,总有一些人执着于卓越与价值。毋庸置疑,每个市场都不乏价格更低、看似更好的替代品,但真正能带来快速增长和长期忠诚度的,是那些最优质、卓越的产品或服务。

当产品或服务在市场竞争中销售遇阻,降价或给失望客户退款绝非良策。相反,明智之举是加大投入,让其变得更出色、卓越。如此一来,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喜爱它、谈论它、分享它。倘若有一天它消失了,大家都会深感怀念。

大公司常面临管理困境,管理宛如一场DNA游戏,容易出现转录错误,即解释说明偏差和随机复制错误。多数时候,这些突变带来的是负面效应,致使公司组织逐渐涣散、破裂乃至畸形。即便公司里都是真心做事的人,最终也会随着公司走向平庸、官僚与僵化,人员效率因随机误差不断下滑,工作时常被打断,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而只有始终坚守卓越,才能抵御这些潜在危机。

担忧无法改变

显然我们通常把能量耗在担忧
自己许多所无法掌控的事物上
他们从来就很少能改变些什么
我的一位老师直截了当告诉我
“去担忧无法掌控的事实没道理
因为事情若是你无法掌控的
那担忧有什么用?再者,
担忧你能掌控的事也没有道理
因为事情若是你可以掌控的
那何必担忧呢?”    不管
哪种情况担忧都是一个大错谬

我们常只因为无法看到解决方法
就跳到结论认为——那不可能
常听到人们说,天使、转世、
灵魂之旅、牵亡、外星旅行、
基因手术、时光机器、光速旅行
立即的神疗等等都是不可能的事
只因为他们无法想象这样的概念

古代的人能预想到电话、计算机
汽车、飞机、电力、自来水、
遥控器、登陆月球及许多我们
今天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
今天我们还无法测知的事情
对未来二千年后的人来说
将会被接受为习以为常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