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事而不是人

一个人的生活是和周围的人
息息相关的,首先我们是为
了家人,亲人,朋友生存的
我们的幸福是依赖于他们的
喜悦和健康,同时也是为许多
分布在全球素不相识的各国人
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
同我们结合,相互连接和分享

我们学习过程都只是基于过去
他人的成就,能做的很多其它事
并非只因为自身的能力,和智慧
实际上是所有活着和逝去人都给
我们这些正在生活者贡献了力量
此时我们往往会有必要地去比较
人与人间的特点和与众不同能力
如没参照就无法在原来基础提升
这种比较是毫无问题的,无害的
而且这种比较不是比较你我这人
是在比较你我所能做的事和效果
否则都要从零开始重新发明轮子

突破媒体困境,拥抱合作创新

当媒体文化与危机碰撞,厄运似乎被加剧。充斥在耳边的,是愤怒、冲动又短视的声音,或是空洞的安抚,以及交易后的焦虑。但在这之中,也有一些重要的声音不应被忽视。那些处于边缘,却富有远见的人,他们早早警觉,洞察可能性并积极行动。过去,商业模式多基于竞争,而未来,分享合作才是成功的关键。就媒体行业而言,大家应携手合作,探索彻底改造和重新定义21世纪媒体的途径。

例如高音质广播,作为新车的一项配置,它具备去商品化的独特优势,既能接收声音信号,还能接收数据,显示频道代号和播放歌曲名称。然而,目前只有1%的受访消费者对其有购买兴趣,尚未流行开来。或许可以尝试增加语音阅读功能,让它能大声读出滚动文本,以此来吸引更多用户,挖掘其潜在价值,推动媒体行业在合作创新中不断发展,摆脱当前困境 。

别再回去沉睡

亚希彼斯是罗马神话医疗之神
他的一根缠绕著蛇的法杖代表
疗愈的能量;这是古老的提醒
此智慧教导我们净化内在圣殿
净化我们自己的“小我
这种更高心灵的生命能量
是宇宙神奇的先天智慧
为了从我们紧抓著的无意识定
义中释放能量,我们必须解开
与小我结构产生认同的死结
放下对舒适,安全感的执著
放下你所自以为是的“知道”

当我们将内在能量从病态的
思维结构的牢笼中释放出来时
就可以自由地将我们内心与
更高层次的本我思想相联系

所有真正的灵性导师都说爱是
真正的代表未来的教义,理论
它不能被制度化、系统化或者
条件化,爱与本源意识的实现
是分不开的,爱是与万物合一
黎明的微风有秘密要告诉你
——别再回去沉睡了
你必须寻找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别再回去沉睡了

发明部落

部落领导花了大量的时间让部
落成员之间建立强有力的关系
他们并没有告诉人们该怎么做
而是设立场景,让员工身历其境
去设身处地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办
他们是极少数改变部落文化的人
最后他们让每个人参与其中
部落的每个人都能体会到
对自己部落归属和做出的贡献

我想不出有一次个人或
公司创造了崭新的世界观
将其传播然后领导了这部落
在哈雷戴维森前先有哈雷式叛徒
在苹果出现之前有数字游牧民族
在马利之前有甲壳虫乐队和
拉斯塔法里人之前有流行音乐迷

没错新技术会创造新的体验
但喜欢其早期采用者是我们
到达那里之前的早期采用者
我们的工作是找到断开连接
的人并将其连接起来
找到渴望追求目标的人
并为其提供实现该目标的结
构世事轮回,我们从已经存
在的世界观开始,一种观点
一种等待已久被满足的饥饿

我们用的纸币仅仅是交换符号

钱其实不是真实的
它只是用于交换的手段
是交换的一个符号
换取我们需要或有价值之物
它具有价值是因为我们认同
它的价值,可以来交换
但还有更引人的现象是
我们实际上并不完全同意
因为钱在每个人的想法和
价值的衡量是千差万别的
它往往是基于人们的内心
告诉自己的有关钱的故事

纸币并没有真的像黄金
一样的使用或具有价值
最初用纸币时有黄金和
白银做储备以支持银行
和政府意识到人们不需要
支持也接受我们使用的东西

从具有“真正的价值”的钱
转移到没价值物,比如像
纸币,电脑屏幕上的数字
代表金钱“相信支撑它
的银行和政府”系统
接着引进债务,信用卡
利率,月支付等等
将钱的价值等同成像时间
物理对象往往很难转换
钱等同金银已够难
何况纸币是借来的钱
何况是按月支付
何况是未来利息

焦虑的反面

将焦虑症定义为
“预先经历失败”
如你正在忙于制定尚未发生
的未来并扩大可能的最坏结果
就难怪要发送这项工作就很难
令人失望的是难以找到反义词
预先体验成功
用于在可能发生的最佳结果
发生之前对其进行可视化

很困难的原因是虚假的谦卑
使我们避免这种情况
另一个是当面对可能的成功时
我们目前的计划还不够好
这个站点或菜单项确实还没
我们需要的那么好

如果你希望得到拒绝
那发送糟糕的东西会容易得多
这是个荒谬的策略
现在最好使它变得更好
而不是以后哀悼失败,继续吧
事先给自己写些粉丝邮件

焦躁是因为同时想要两个对立
的东西,一个是显意识的
另一个是潜意识的,当你把
潜意识的欲望变成显意识时
战斗才会结束。另一方面
如果你知道你是什么
将不会有任何冲突
你能通过寻找做到这点
理解消极面并不是必须的
更好的是成为积极面。成为真我

发明还是发现?

我们都认同,艾萨克·牛顿并未发明引力。引力一直存在,他的功劳在于为之命名并加以描述。同样,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肯定不是发现北美洲的第一人。在他抵达之前,已经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万年。

尼尔斯·玻尔开始阐述量子力学之后,原子弹的出现就变得不可避免。物理定律,结合主权国家间竞争的博弈论,意味着原子弹迟早会被发现。

另一方面,披萨、说唱音乐和从可可豆到巧克力块的制作工艺都属于发明。创造并传播这些新奇事物、文化理念以及所需的坚持,绝非必然会发生的。

大体而言,科学家多从事发现,工程师和艺术家则擅长发明 。

超凡魅力

让我们选择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和富有魅力的人。我认为大多
数人就会说那些东西是才华
那些东西对某些人来说是自然
不是技能,而是顽固的态度

我们知道好的倾听者是怎样的
怎样的人被视为具有超凡魅力
你可以做到这些。一开始
就像入睡一样,你将在伪造它
但就像入睡一样,你将在做它
在成为一个好的听众的情况下
乍一听可能会询问后续问题
通常你会跳进去,打断他人
一开始听起来有点不自然

大多数人不认为我是一个好
听众,因为我会进去打断
而我不认识的其他人会留下
多余的节奏,这是一项技能
无论是卡耐基还是其他追随
他的足迹的人
你都可以学习那些东西
一开始你看起来就像刚学会
骑自行车的人一样笨拙
然后慢慢就熟能生巧

反思教育与工业化:突破思维枷锁

当前的教育,似乎偏离了培养独立思考、自我认知和生活体验的轨道,更多地引导人们去崇拜顺从权威以及大众教义中的思想和概念。在这种环境下,人们要么顺从他人,要么试图让别人顺从自己,而顺从往往源于思想需求的满足以及对孤独的逃避。

从小,家庭、社会、文化团体和国家的教育影响,设定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难以如实看待事物,这便是危险且自相矛盾的思维方式的根源。

再看工业化,它让我们陷入一种重复的生产和消费循环。99%的产品生产和销售都是已有产品的复制品,工业化的强大力量塑造着我们的世界,它擅长生产更多寻求市场的东西。于是,我们铺设更多道路、制造更多汽车、抽取更多石油、拨打更多营销电话、购买更多广告、建造更多房子,开发更便捷的购物方式。

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发展吗?我们需要反思教育与工业化对我们的影响,打破思维枷锁,学会独立思考,重新审视生产和消费模式,探索更具价值的发展方向,让生活回归本质,实现真正的进步 。

脆弱的悖论

优化设备或系统意味着从它身上
挤出每一滴生产力。只要世界保
持不变,短期内优化就可以工作
你可以将设备优化到满负荷运行
然而,如果当你需要再多5%时
满负荷运行的设备就会爆炸
因为它是脆弱的
聪明的领导者构建弹性而不是
优化发电厂、交通系统、职业
有意构建为有时次优,内置松弛
以便其可以一直茁壮成长

如果你在以资本竞争的市场中小
的领先优势可成更大的领先优势
这会导致锁定和垄断
明显的策略是尽早和经常优化
在短期内在更具弹性的竞争
对手中表现出色是可能的

如果幸运几次,你可以再次这样做
在更大的规模上,将你的深思熟虑
有松弛的竞争对手抛在尘埃中
直到你崩溃,因为优化系统
无法在变化的世界中茁壮成长
如果你不想崩溃
不要在需要优化的市场中竞争
英国最近关闭了最后一个煤电厂
140年前,煤开始征服世界
现在结束了。变化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