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变量与无形世界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二分法,与之相似,现代心身医学趋向于消除“心灵”和“身体”的界限。而玻姆的模型,同样对传统“意识”和“物质”的二元对立形成了冲击。

在非局域的隐秩序里,信息并不具备确切位置,而是以“渗透”和/或“超越”的方式存在于所有位置。这种无位置的信息,与诸多宗教和哲学概念极为相似。印度教中的神——梵天,中国的“道”,及佛教里的“佛性”,若承认这些概念蕴含意义,它们都指向了无位置的信息。

佛教徒反复解释“佛性不是‘上帝’”,这常令西方人士困惑,他们难以理解一种不存在“上帝”的宗教。然而在吠陀印度教中,梵天既无西方“神”所具有的个性、位置、性情(或性别),且如同佛性,似乎都象征着一种非局域的隐秩序,或者说一种无位置的信息。这反映出在科学理论发展的同时,不同文化下的古老宗教哲学概念在对世界本质的探索上,有着奇妙的共通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