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内容与模糊界限

二十年前,烹饪书就是烹饪书,年鉴就是年鉴,不存在既是惊悚小说又是关于成长的饮食书籍这类混合体。二十年前,爵士乐就是爵士乐,波尔卡就是波尔卡,爵士波尔卡并不存在。

原因很简单:作品的出版商要把它送到商店,商店得把它摆上货架,消费者还得能找到它。大多数时候,出版商会极力要求创作者确保其作品能归入某一类别。没有类别,就没有货架空间。没有货架空间,就无法销售。

在如今这个长尾、自助出版的数字世界里,货架空间理论上是无限的。而且不存在需要搞定的零售商,因为没有货架空间问题,他们会接纳所有东西。由于没人对自助出版的作家或音乐人提出限制,现在出现了严重的界限模糊现象。

内容消费者仍然按类别来思考。她会在头八秒内评判你的播客:“这让我想起了什么?”她会搜索知名人物,浏览畅销书榜单,在某一类别内横向挑选。没错,我们当然需要你突破类别的创造力,需要你融合、跳跃并整合新风格以创造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