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角色人生

1998年,吉姆·卡瑞主演电影
《月球上的男人》,影片讲述
喜剧演员安迪·考夫曼的生平。
拍摄全程,吉姆无论台上还是
台下,都沉浸在考夫曼的角色里。
四个月的时间,他几乎迷失自我,
周围人对此感到气愤不已,
可吉姆却坚称自己无法控制
表演状态,仿佛正沿着
安迪的人生轨迹一路前行。

据吉姆所言,
在结束对考夫曼的演绎后,
他花了许久才找回原本的自己。
看过引人入胜的纪录片
《吉姆和安迪》后,
我理解了其中缘由。其实,
世上本没有纯粹的“只是吉姆”,
如同我们每个人一样,
吉姆一直在不同场景里扮演着角色。

在工作、公共场所,
与家人朋友相处时,
扮演角色无可厚非。
但就像吉姆扮演安迪那般,
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自己一直在
扮演角色,且深陷其中,
不断强化自己在意的身份,
不知不觉踏上了一条
令人烦恼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