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梦境:意识与创造的奇幻旅程

当外界干扰减少,
我们沉浸于自己的大脑世界,
就像在播放一部逼真的电影,
随后进入深度睡眠。
这是意识下沉的过程,
身体感知逐渐被屏蔽,
我们脱离身体束缚,
进入无知无觉的纯净状态,
而这,正是创造
“大脑电影”的基础——空。

觉始终存在,在做梦前,
觉先变空,于是相也空掉,
此时没有判断,
但幕后的理念并未消失。
空是创造的前提,只有这样,
才能产生全新的、未曾拍摄
过的电影,这便是创造的开始。
接着,理念,也就是我们
想要表达的心愿,
成为空之后的第一个启动因素。
心愿是抽象的创造性能量,
还不能构成意识流。

这时需要编剧般的思维作为
“底片”,心愿经其加工,
才转化为意识流。
再通过“想”的屏幕,
梦就呈现出画面。
当我们回忆梦境,
无论多么真实,
最终都会发现,
梦的原型源于自己的意识,
一切都来自我们自身。
梦境与电影的区别在于,
梦境让我们身临其境,
而电影虽能让人投入,
却无法带来这般真切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