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并非我们通常认知的那般绝对,
真正的时间,
是“万年一念,一念万年”,
没有古今之分,亦无去来之别。
民间流传的
“天上一日,人间百年”,
形象地揭示了时间的相对性。
将一呼一吸当作一年,
便是人间的时间刻度;
若把一呼一吸视为百年,
那便是九泉之下的漫漫长夜。
要明白人类如何依据自身假设
去塑造未来,
就得领会更大世界的意义,
毕竟我们期望改变这个广阔的世界。
对于时间旅行者而言,
记忆是个棘手的难题。
人们常说记忆能“带我们回到过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更是把记忆
比作一位“任性的”女裁缝,
她“运针时忽进忽出、
忽上忽下、忽此忽彼,
我们全然不知接下来会怎样,
再接下来又会如何”。
正如苏东坡在《前赤壁赋》
中所感叹的“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在浩瀚的时间与空间面前,
人类是如此渺小,
生命是如此短暂。
时间与记忆的交织,
构成了我们独特的人生体验,
也让我们对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有了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