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关键并不在于消除希望

而在于理解它。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
关于一位几乎失去一切的作家。
他家失火后,
茫然在工作室的废墟中徘徊,
寻找还能抢救的书籍。
悲伤难以承受,他瘫倒在地。
就在这时,一只黑脉金斑蝶从
消防员砸开的墙洞飞了进来。
“那一刻,”他说,
“我所有的防备和封闭都瓦解了。
再次感受到了敞开心扉的状态。
那次经历给了我希望。”

那一刻所敞开的,
并非相信一切会变好的信念。
而是更深层的东西:
重获生命力,重识可能性。
阿尔贝·加缪曾精妙地描绘过
这种感受:“如果说
存在一种对生命的罪过,
那或许不在于对生命绝望,
而在于寄望于另一种生命,从而
逃避当下这生命中无可回避的壮美”

蝴蝶不会寄望于迁徙成功——
它只是飞翔。从这个角度来说,
这就是希望:不是执着于结果,
而是愿意全身心投入生命的奥秘,
即便在废墟之中,
也能被美好打动。
你“记得自己源自‘完美’”,
你正在“扬升”,
而这一切都在当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