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量子力学诞生前,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便指出,
所有感知皆为冒险。
诸多不良现象,
如偏见、种族主义、
性别歧视、刻板成见,
那些能驱使人们心安理得去仇恨、
伤害他人的教条式意识形态,
愚蠢的邪教、迷信,
乃至有组织的宗教,
世间种种无知,自以为是,
追根溯源,
都在于未意识到感知的冒险本质。
我们往往坚信亲眼所见,
继而笃信对所见事物的解读,
并且多数时候浑然不觉自己正进行
解读,直接将其认定为现实。
哲学领域将此称作朴素实在论,
也就是“我感知到的即现实”。
回溯过去2500年,
从佛陀与柏拉图时代起,
各个世纪的哲学家都在
对朴素实在论予以反驳。
他们试图揭示感知背后的复杂与多变,
提醒人们不要盲目将感知等同于现实。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时至今日,
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依旧
以朴素实在论作为行事的基本准则,
依旧轻易地被自身的感知所左右,
陷入未经审视的认知陷阱,
从而难以突破固有认知,
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