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科学把太阳定义为一块燃烧的岩石,而如今我们将其建模为核熔炉。同一时期,诗人威廉·布莱克却不认同太阳是岩石这一观点,他声称太阳是一群吟唱“荣耀,荣耀,荣耀归于万能的主上帝”的天使。
现象学对此表示,科学的解释在特定阶段契合科学发展需求,诗意的诠释则对诗人或部分诗人意义非凡。关键在于,若明显避开使用“同一性的是”,一切便清晰明了。但要是改写为“对科学来说,太阳是一块岩石或一个熔炉,而对某些诗人而言,它是一群天使”,争议便会接踵而至,陷入混乱且毫无意义。
比如,物理学家曾纠结于“物质是波但它也是粒子”的表述,直至玻尔提出“我们能在不同情境中将物质建模为波或粒子”,才让局面得以改观。由此可见,不恰当的表述极易引发无意义的争论,就像对太阳认知的不同表述,会使我们偏离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在探讨事物认知时,合理选择表述方式,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不同领域对事物的多样解读。